|
上海:“超低能耗建筑”知多少?2024-04-25 11:51來源:綠色建筑研習社
《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(試行)》定義,超低能耗建筑是適應氣候特征和場地條件,在利用被動式建筑設計和技術手段大幅降低建筑供暖、空調、照明需求的基礎上,通過主動技術措施提高能源設備與系統(tǒng)效率,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適室內環(huán)境的建筑,其供暖、空調、照明、生活熱水、電梯能耗水平應較2016年建筑節(jié)能設計標準降低50%以上。 02 與普通建筑相比,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會帶來什么不一樣的體驗? 相比普通建筑,超低能耗建筑能給住戶提供更舒適的室內環(huán)境: (1)24H新風系統(tǒng):新風系統(tǒng)能夠保證新鮮空氣源源不斷送入室內,同時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。普通建筑是沒有新風裝置的,如果不開窗,房間內的空氣會很快變得渾濁。 (2)高質量室內空氣:房間內送入的新鮮空氣經過了多道過濾系統(tǒng)處理,空氣中混雜的污染物90%都已被清除干凈,保證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氣都是清潔干凈、溫度適宜的。 (3)抗干擾隔音降噪:外墻厚度較普通建筑的290毫米加厚10~15%,因此能夠有效隔絕噪音傳遞;外窗玻璃一般采用三玻二腔,可顯著降低室外噪音。 (4)恒溫恒濕低電耗:普通建筑并沒有除濕或加濕功能,房間內的濕度較難穩(wěn)定在舒適范圍,超低能耗建筑能夠保證房間全年都處于舒適的濕度范圍內;采暖和空調的電量需求比普通建筑大幅度降低,不僅能讓房間維持在20至26℃這樣的舒適溫度,還減少了住戶的電費消耗。 03 在上海申報超低能耗示范項目,現(xiàn)行的政策有哪些?
04 在上海申報超低能耗示范項目,現(xiàn)行的標準有哪些? ◆ 國家標準
◆ 行業(yè)標準
◆ 地方標準
◆ 企業(yè)標準
05 建筑朝向對于超低能耗建筑有哪些影響? 建筑主體朝向為南向或接近南向,為建筑日照、采光與通風創(chuàng)造條件;根據上海所處緯度,對于朝向南向的建筑,太陽輻射得熱主要通過南向、西向、東向外窗得熱,北側輻射得熱相對較少。 對于朝向南向的建筑,建筑東、西、南向的主要房間需設置活動外遮陽;對于接近南向的建筑,建議建筑四個朝向的主要房間均采用活動外遮陽。 06 超低能耗建筑對自然采光有什么要求? 參照《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(試行)》要求,在兼顧保溫隔熱基礎上保證立面采光窗的設置面積,住宅建筑應保證主要功能房間窗地面積比達到 1/6;公共建筑單面采光時窗墻比不宜小于 0.35,75%的功能空間采光系數(shù)滿足現(xiàn)行國家標準《建筑采光設計標準》GB50333 要求。 常見措施:重視建筑的整體規(guī)劃布局;建筑體型的優(yōu)化;合理的設計采光口;合理的反光及遮陽策略。 07 超低能耗建筑對自然通風有什么要求? 參照《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(試行)》要求,住宅建筑臥室、起居室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的比例應達到8%以上;公共建筑75%的功能空間在過渡季典型工況下室內自然通風換氣次數(shù)達到 2 次/h。 08 超低能耗建筑對屋面構造有什么設計要求? 上海市一般采用倒置式屋面,但倒置式屋面易產生保溫層內蓄滿水,保溫失效的技術問題,因此超低能耗屋面需要在原有倒置式屋面做法的基礎上增設防水層。屋面保溫層應與外墻保溫層連續(xù),屋面保溫層靠近室外一側應設置防水層,防水層應延續(xù)到女兒墻頂部蓋板內,使保溫層得到可靠防護;屋面結構層上,保溫層下應設置隔汽層。超低能耗建筑的屋面保溫應滿足傳熱系數(shù)≤0.3W/(㎡K),宜采用雙層保溫板錯縫鋪設,避免直通縫。 09 什么是外墻保溫結構一體化? 按照《外墻保溫系統(tǒng)及材料應用統(tǒng)一技術規(guī)定(暫行)》滬建建材〔2021〕113號,對外墻保溫一體化系統(tǒng)的定義是通過利用連接件將保溫材料置于預制混凝土墻體中,或利用保溫板反打一體化預制、保溫模板一體化現(xiàn)澆等安全、可靠技術,使保溫材料和混凝土主墻體結合成有機整體,進而實現(xiàn)墻體和保溫同步施工的墻體系統(tǒng)。 10 上海超低能耗建筑外墻保溫體系有哪些形式? 住宅建筑: (1)夾心保溫PC+免拆保溫模板混凝土現(xiàn)澆; (2)A級保溫反打PC+免拆保溫模板混凝土現(xiàn)澆; (3)夾心保溫PC、免拆保溫模板混凝土現(xiàn)澆、A級保溫反打PC、PCF預制混凝土墻板(單面疊合PC)的三種甚至四種的組合。 框架式公共建筑: (1)混凝土框架柱、梁選用免拆保溫模板混凝土現(xiàn)澆+自保溫磚預制墻; (2)A級保溫材料復合AAC條板外掛構造體系。 (3)A級保溫材料復合AAC條板+梁柱免拆保溫模板混凝土現(xiàn)澆補充梁柱內側內保溫體系。
|